在這篇閱讀心得中,我將為大家帶來三個我認為很重要的「思考錯誤」,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。
倖存者偏誤
炎炎夏日,我坐在電腦桌前看著 YouTube ,突然有股衝動,把自己喜歡、且訂閱數有一定數量(大於十萬)的 YouTuber 都看了遍,特別是那種「我如何成就十萬訂閱」的企劃影片,大概整理出了他們成名的共同因素:
- 更新次數很快,日更、一週二更、週更⋯⋯等;
- 有各自的特色,但差不多都是:幽默風趣、專業、能引人共鳴;
- 題材新穎;
- 給人很乾淨的感覺。
經過仔細的校對,我發現上述條件我都可以做到/已經擁有!「難道我就是下一個 YouTube 界超新星!?」我眼神閃爍地想到,轉身著手這雄心勃勃的計畫。
你發現問題了嗎?
收集他人成功的原因並沒有錯,但為何不看看那些失敗、無法達成高訂閱數的 YouTuber 呢?在默默無名的 YouTuber 中,難道沒有人也是日更嗎?難道沒有人做出有特色又不失新穎的企劃嗎?難道沒有人談吐風趣,或給人很專業的感覺嗎?
仔細一看,會發現在那麼多地 YouTuber 中,符合以上條件的人十分之多,但多數 Youtuber 還在底層遊蕩、無法紅起來,可是他們不是都符合這些「條件」了嗎?
這便是「倖存者偏差」:人們會系統性地高估獲得成功的希望。而我們的社會某方面也在助長這樣的思考錯誤擴張,怎麼說呢?「只傳遞成功者的事蹟」便是其中一個原因,媒體的報導與人們「報喜不報憂」的習慣,讓我們只看到、聽到成功者的故事,卻忽略了失敗者的所作所為,進而使我們忽略了背後的風險。
後見之明偏誤
是否有過「發生重大事情後,發現事前各種現象早已暗示了事件的到來」的經驗呢?在自責自己「怎麼沒有早點想到」的同時,你發現問題所在了嗎?
一九一四年六月,兩聲槍響劃破塞拉耶佛的空中,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與其妻子應聲倒地,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序幕。
我記得歷史課本是這樣敘述的,一切都看似很合理。對啊,這一舉動先使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開戰,使奧匈帝國的同盟:德意志帝國加入戰局,而塞爾維亞的盟友:俄羅斯帝國,及俄羅斯帝國的盟友:英法二國接連加入戰爭,一切都很合理,這件事情就是導火索嘛!
可是當下誰料得到呢?難道大多數人在奧匈帝國下出最後通牒前,不會認為這是一個能經過賠償而解決的問題嗎?
2007 年大多數(幾近全部)的人都對著接下幾年的經濟感到樂觀,可是 2008 年金融市場崩潰了!於是經濟學家們才開始分析一切的成因:貨幣供給量過度膨脹、信用貸款的浮濫核發、信評機構的腐敗⋯⋯等,事發過後彷彿一切都清晰了起來,有如發生是必然的。那為何大多數人、大多數的「專家」卻無法預測?
這便是後見之明所帶來的問題:當我們「回顧」過去的時候,所有已經發生的事情,似乎都在暗示接下來的每一步,甚至是結果。這樣的想法,則會使人們高估了自己的預測能力。
能做什麼改善這樣的狀況呢?作者提出的建議是:透過寫日記的方式,寫下自己對政治、事業、股市,甚至是體重方面的預測,並三不五時的拿出來跟實際狀況做個比較;而我則為大家推薦一本書:《如何衡量萬事萬物》,裡面有提到如何校準自己的估算(有空的話我會寫一篇的!)。
沉沒成本謬誤
某天下午,我與朋友們頗有興致的花一個小時,就為了去一家想去很久、CP值很高的餐廳吃飯。時隔三年,一到門口便發現漲價了 1.5 倍之多!於是一群人就在餐廳門口開始了「到底要不要進去吃」的辯論。「進去吃」派的朋友開始說道:「我們都花那麼久走過來了,花那麼多時間結果不吃,不就很可惜嗎?」
「早知道XX,我就不OO;現在我都OO了,總該讓我__吧?」(哎呀,怎麼把這句講得好像是渣男會說的話XD),不曉得各位常不常聽到類似的語句呢?不管是自己、他人,我想大家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吧?
不敢「停止」、「拒絕接下來」,說穿了就是延緩面對痛苦的現實,更甚者則選擇妥協。不經讓人問上一句,那些成本真的那麼重要嗎?
我們可以有更多理由來支持我們做一件事情,但最不該用的理由就是「我已經投注許多__(精力、時間、金錢等成本)在上面了」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個理由充分地表現出人類是一種會維持「穩定」的生物。這種「穩定」可以是面子,如:即時將下跌的股票止損,就等於告訴其他人,自己先前做錯決定、自己錯了。這種「穩定」也可以是一種內在感覺,中途停止會給自己一種「半途而廢」的糟糕感。
但其實我們真正該注意是「當下」,以及所決定的「未來」會是如何。所以停止用這樣的理由說服自己/被他人說服吧!若一件事情有繼續做下去的價值,肯定有更好的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