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快思慢想》閱讀心得

最先知道這本書是在兩年前(我大學一年級),從我哥房間書櫃挖出來的。當初被封面一支鉛筆、背景為乳白的極簡設計所吸引,同一時間我對於「思考」這一主題又是有興趣的,因此,我決定要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把這本書看完。殊不知,有這樣的心,卻沒有對應的能力,我才看不到三分之一,便覺得乏味、沒有動力繼續閱讀。

直至近期,開始接觸經濟、股票、道德⋯⋯等多種不同範圍的主題,看到很多前輩很推一本書叫做《快思慢想》——也就是兩年前我無法看完的那一本書。這再次激起了我的好奇,究竟是怎麼樣的書能夠如此吸引人?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aniel Kahnemen 究竟寫了些什麼?難道後三分之二的內容才是精華所在?

在多個疑問的驅使之下,我毅然決然地決定再次挑戰這本書,我想知道在經歷《原子習慣》等書的洗禮後(這本書我是在今年 2020 二月底看完,預計這個月會再讀一次,會再寫一篇閱讀心得,講述第一次閱後所產生的改變,以及第二次重閱後所產生的改變),到底能不能使我攻克《快思慢想》呢?回想起當時看這本書的記憶,只想起這本書充滿著很多令我頭昏眼花的專有名詞,以及十足的慢節奏,著實使當時的我吃不消而已。至於書中所倡導、公開的研究,我已忘了大半。所以,我決定再次挑戰它。

首先,得知道人腦分成兩個系統:系統一、系統二

這兩個系統貫穿了整本書,是本書最重要的內容。儘管名稱是如此的平凡,甚至趨於無奇,但它們的重要程度可說是不亞於經濟學中的供需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:

  1. 系統一:負責自動化的運作,即所謂的「直覺」、「反應」。如別人問說「 1 + 1 =? 」時,可以不假思索地直接說出來。
  2. 系統二:平常時多以低耗能的方式運作,使用時會出現「專注」的情況。簡單來說,跑步跑到一半若被問到「 27 X 24 =?」,大多數沒有訓練速算的人會由跑步改為快走,甚至是慢走,更甚之則是停下來思考、計算,最後再將答案說出,這樣的情形就是「專注」,也就是系統二出馬的時候。

聽起來很簡單,對吧?但這兩個系統可能夠造成我們極大的混亂,如:

Q1:下方中間那段直線,請問哪一代號之直線比較長?

圖片來源:【哪條線較長?】,網址: https://www.benarticle.com/muller-lyer-illusion/

看的當下,是否覺得代號 b 的直線看起來較長呢?若有一瞬間這樣覺得,就代表系統一已造成大腦混亂。「代號 b 的直線看起來較長」就是所謂的「直覺」,即系統一;而仔細思考後,拿尺出來測量、將圖剪下來放在一起進行比較,才發現「原來二者一樣長」,即是「系統二」運用之結果。

究竟有多少時候,我們會被直覺影響、產生錯覺呢?讓我們繼續往下看。

Q2:球棒和球共110元,球棒比球貴100元。請問球多少錢?

答案是:球的價錢為5元。
如果你答錯了,你會滿臉問號,然後慌張地重新檢查題目,接著試看看新的算法,如二元一次方程式,最後才發現:啊!原來真的是一顆球5元。
如果你答對了,那恭喜你,你並沒有受到「直覺」的干擾。

我當初思考Q2還蠻久的,我反覆驗算——但都沒有使用其他方法,而是只用一開始的方式重複算,我太仰賴「直覺」了,而對於像我這樣的人,作者給出的意見是:想問題時該想「問題的本質是什麼?」、為何會有這種「感覺一看就看出答案」的題目,以及為何不願意用其他方式再次驗證呢(因為,做檢查的代價比想像中還要低)。

以上兩個例子為直覺使我們產生錯覺的驗證,讓我們繼續看一下去,接下來是另一貫穿本書的「易產生偏見之思考方式」: WYSIATI ,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。

WYSIATI ,所見便是全貌

所看即所想?所看即真相?這是真的嗎?很多時候,系統一傾向尋求合理一致性,如:這窮小子被女友拒絕求婚,一定是因為太窮了。他媽媽生那麼嚴重的病,一定是因為他太窮,無法讓他媽媽有好的醫療環境。

真的是這樣子嗎?我們將看到的情形合理化的套用,並傾向所謂的「一致性」——即把看到後得到的結論,套用在其他情況,這樣的行為是正確的嗎?而此時,系統二理應在我們說出這些「直覺」時,跳出來質疑:求婚被拒絕會不會是因為女方感受不到男方的用心?他媽媽生很多病會不會是因為治療無效?可在 WYSIATI 的情況下,懶惰的系統二便無條件支持了很多系統一的直覺信念,加速了合理性和一致性的達成。而我們拼湊的故事與所得到訊息的高相似度,使我們傾向於接受此事為真。

WYSIATI 容易產生之偏見:

  1. 過於自信:以為自己已經看到全貌,便從一單一面向、條件、原因,進行推斷。我們時常聚焦在「已知」上,反而忽略了不知道的東西,使我們過於自信。
  2. 框架效應:當同一事物呈現的形式不同、內容相同,我們傾向於只看其中一種形式。
    如:此飲品 90% 不含脂肪 V.S 此飲品 10% 為脂肪,人們傾向選擇前者。
  3. 忽略機率,如:一直觀看飛機失事的影片、報導,會覺得搭飛機不安全,甚至一陣期間內選擇飛機以外的交通工具。但事實上,飛機失事的機率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大(四百萬架飛機只有一臺飛機會失事)。而這些診斷性證據給人的直覺印象,往往都是誇大的。

時時刻刻都會產生偏見這樣人還是理性的嗎

我們知道經濟學家時常強調「人是理性的」,可人真的是理性的嗎?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不只是做出理性的選擇,亦會做出許多「非理性」的事情,到底是為什麼呢?在此,作者 Daniel Kahneman 提出了一些回應與實驗成果:

  1. 可能性效應:人們傾向把小風險加權到比應有的期望值還大。
    如: 5% 的截肢機率,比 10% 的手術風險聽起來還糟糕。如先前所提到的,人們過度高估不可能事件的可能性,而這樣的行為使人們對不可能事件過度加權。
  2. 確定性效應:對於幾乎確定的結果,給予低於它的機率應有之權重。
  3. 偏好逆轉實驗:
    賭注A: 11/36 的機會贏 $160 , 25/36 的機會輸 $15
    賭注B: 35/36 的機會贏 $40 , 1/36 的機會輸 $10

    Q1:賭注A跟賭注B只能選一個,會選哪一個?
    結論1:多數人會選擇賭注B,因為安全感十分吸引人。

    Q2:若我們擁有這兩個賭注,可將其賣給別人。賭注A與賭注B的最低售價為何?
    結論2:多數人賭注A之價格高於賭注B。

    此實驗證明了偏好的逆轉,且挑戰了「理性」:倘若人為理性的,為何會有如此情況產生呢?

在現今強調「速度」的世界裡,要快思?還是慢想?

能夠從書本上得知自己的不足、缺陷,對我來說是一件大事,要經歷著:難以置信、察覺、抗拒、思考、領悟、察覺、有所改變,這一過程並非那麼好下嚥,但也不全是痛苦的。在現今這樣快速變遷的世界中,「捷徑」即直覺,能帶給我們不少好處,亦能夠帶給我們許多不利——其中一項便是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。舉看新聞、論壇為例,很多人總是被風向帶得著跑,這些人總是被其他人說沒有用腦思考啊⋯⋯等話語,但事實上每一個人,都會被自身的偏好、直覺,引上偏見之路。有些事物縱使能被測量,可我們終究會因為語句的改變、形式的改變,而產生錯覺(如前文所提到的「此飲品 90% 不含脂肪 V.S 此飲品 10% 為脂肪」),而人們跟隨直覺走捷徑的後果,便是無法意識到自身的問題(沒有立刻發現 90% 沒脂肪跟 10% 有脂肪是同一回事)。

我認為有好的直覺是好事,我們可以為一些事情設立好的捷徑,例如:看到有需要的人就馬上讓座,而不是讓系統二細想到底該不該讓座(怎麼平常系統二不動,這時候就會糾結咧(誤)),當然我只是舉例而已,有關於到底該不該讓博愛座之外的位子,還是個很大的議題。但我想強調的是,捷徑應該用在合適的地方,否則我們便會隨著 WYSIATI 捕風捉影,影響自身的判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