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》閱讀心得

每個人都有同樣的二十四小時,要如何利用這些時間更快、更好地達成目標,成為了諸羅大眾的首要問題。相信大家不管是有意識地去尋找,還是在忙碌途中恰巧發現,各位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「專注模式」。在進入專注模式前,我們可能會有一些個人專屬的儀式(如:冥想、咬指甲、深呼吸、看課外書、聽音樂⋯⋯等),一旦進入專注模式,我們便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任務上,直至任務完成,或告一段落。可人們並非機器人,肉體生理的限制使我們更趨近於彈簧,是會疲乏的——我們總會認真到過於勞累、沒有幹勁,什麼都不想做。可惜的是,某些時候(如:段考前一週、段考週,或截止日前的衝刺)很多事情非做不可、一定得做,那這樣該怎麼辦呢?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》收集了**持續成功**人士所共有的行為、習慣,整理成三個部分,分別是阻力、休息、目標,提供我們作為參考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想介紹書中一些我認為的重點,及不錯的實作方法,供大家參考。同樣地,本文結尾會放置重點整理,有需要的人歡迎參考。

「阻力」是成長中重要的一環

首先,作者提到一系列有關國中、高中數學的研究指出,那些先絞盡腦汁苦思難題後,才獲得老師開導的學生,成績比馬上獲得老師指導的學生還要好。這裡帶出了作者的一個論點:成長是來自於拼搏,有阻力才會有成長。那阻力到底要多大多小呢?背後的道理其實跟健身時選擇的槓片重量是一樣的,我們不會選擇自己負擔不了的重量,亦不會選擇太輕的重量進行訓練。所以阻力必定是「稍微超出我們能力範圍、但不會超出太多」為巧,而這剛好對應了金髮女郎原則:當事情處理容易度剛好落於自身的邊際(即極限)上,則會激起最強烈的動機。

那要如何找出恰到好處的阻力(壓力)呢?我們可以:

  • 考慮外部因素:
    • 天氣:下雨可能會讓我心情變糟⋯⋯等。
    • 觀眾規模:旁邊有沒有其他人在看著我?
    • 截止時間:有沒有時限?若有,是否快到期?
    • 共享對象:團隊的其他成員會不會成為我的壓力源?
  • 考慮內部因素:
    • 生活中其他的壓力源:人們會因為其他事情而影響自身狀況、手頭正在做的事情,縱使兩件事情不相關,前一件事情仍會對下一件事情帶來影響。
    • 自身對任務的興趣和動機:自己是否想做這件事情?想做多好?
    • 自身的身心健康:生病的時候還有能力做嗎?此時的抗壓性是多少呢?
  • 思考目前的技巧/能力水準:以我現在的程度,什麼樣的事情我是能完美做好的,什麼樣的事情對我來說有點難度?

除了「事情難度」會影響到我們外,我們對於壓力的態度也會影響到我們自己(背後原因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閱讀心得:《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想、那樣做?》)。簡而言之,當我們將壓力認定成威脅時,會導致身體產生對應的反應(恐懼、焦慮);若我們把壓力視為一種挑戰,反而能揮別身體對於威脅所產生的負面反應,使我們更有動力去面對它。

當我們找到「有難度、勉強可完成」的挑戰,並不把壓力視為威脅時,這樣的壓力可具有正面效益。此時的情況便是循環訓練中的「施壓」階段(於待會提到),我們會在這一階段受到挑戰,並從中成長。而作者為了讓我們更能沉浸於其中,好進入「心流」(一種極為專注的狀態,人們會幾乎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,可參考此篇文章),提出了以下方法:

  • 替每件任務定義它的目的、具體目標。
  • 自問:想要學到什麼、完成什麼?
  • 接著全神貫注的投入其中。
    • 一心一用,一次只做一件事情。

個人認為,當中最重要的是「一心一用」。一心一用說起來很簡單,但實際執行起來富有挑戰性。現今生活人手一機,訊息傳遞的速度比以往還要快,手機的訊息聲之於我們有如鈴鐺聲響之於巴夫洛夫的狗,人們更容易因為資訊而分心。作者提到,要專注於一件事情、不分心的最好方法,就是把讓自身分心的事物全部移除。手機?麻煩關機,或放在任何要費力才能拿到的地方(如別的房間、親友手上、背包裡)。要解決分心並不是靠著意志力來抑制自己的行為,而是讓自己產生這樣念頭的根源徹底斷開。消耗意志力所帶來的後果,便是執行工作、任務時,會覺得格外疲勞,沒有幹勁。意志力應該用來對付壓力,而非干擾物。

苦幹蠻幹並非最佳方法,適時的休息也很重要

除了「阻力」外,要持續地最大化輸出,休息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他們提出運動科學界的「循環訓練」作為此論點的支持:在二頭肌訓練的時候,我們不會一次就舉很重,會因此受傷;也不會一直舉很輕的重量,因為這樣等於沒練到。我們會找出稍微超出自身接受範圍的重量進行訓練,且不會二十四小時一直練一直練、都不休息。肌肉必須在「訓練-損傷-修復」中不斷循環,才會變大變壯。同理,要維持好的表現,甚至創造更好的表現亦如是,我們得適時的休息。

而創意、心智的發展方式,其實也大同小異:

  1. 沉浸:已持續不斷的深度專注力,全心投入工作。
  2. 沉潛:休息和恢復,完全不去想任何工作。
  3. 頓悟:靈光乍現的時刻,新創意突然出現、思維成長(如:想通某件事情)的時刻。

既然休息如此重要,那有什麼推薦的休息方式嗎?書中作者羅列了幾種方法供各位參考:

  1. 散步休息

    • 散步休息只佔用一點心力,但這一點心力使我們脫離先前的忙碌,並讓大腦神遊、激發出好點子。
  2. 每日正念冥想(方法過長,我將其記錄在筆記之中,歡迎參閱)

    • 可以使人更快抽離壓力。

    P.S 快速判斷是否處於壓力的方法:檢查自己的肩膀是否緊繃、前臂是否彎曲、下巴是否緊咬著。

  3. 社交恢復法

    • 任務告一段落後,在一輕鬆的環境與朋友、親人閒聊。
    • 感覺自己與人連結是一種基本的生物狀況,能減緩因壓力而產生的生理狀況。
  4. 睡眠

    • 睡眠最重要的效益在於可以鞏固、儲存新資訊。
    • 如何一夜好眠?如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時數?(我把這兩個問題的解答放在重點整理中)
  5. 打盹

    • 小睡片刻有助於改善表現、警覺性、注意力、判斷力。
    • 能帶來最大效益的小睡長度是十分鐘。
    • 小睡時間不建議超過三十分鐘,因為深度睡眠通常是在入睡三十分鐘後才開始,此時醒來會導致我們比入睡之前還要昏沈遲鈍。
  6. 長時間休息

    • 長時間承受壓力後,比較適合長時間的休息。

有了「目標」,才能夠持續成長

恰到好處的阻力+適當的休息=持續成長,將此方程式反覆套用,我們便會在這樣的循環中不斷成長。當我們每天都比前一天的自己往前一步,則代表我們每天都在創造巔峰,即保持巔峰!但俗話說:「計畫趕不上變化」,生活並非「死」的,這樣的循環訓練看似完美,可它能否因應生活中的變化呢?

在第三部分:目標篇中,作者很明確地告訴我們,一切的一切要以「目標」作為基礎。目標所指的不僅僅是代辦事項是否完成而已,它還是自己訂定給自身的「使命」。所謂的使命,可以是為了自我(如:最大化個人利益);也可以超脫於自我、為了大我(如:最大化群體利益、為了大我)。有趣的是,作者搜集、調查後發現,很多厲害的人:持續破紀錄的運動員、完成極困難事情之人⋯⋯等那些頂尖高手,他們通常都有一個超越自我的使命牽引著他們,如「做這些並不是為了我自己,而是為了其他人/全人類/自身信仰」⋯⋯等使命感。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呢?我自己在玩遊戲之時,便時常體會到。當我想著自己要打出怎麼樣的佳績、要怎麼樣得到好的成績時,我反而表現得平平;可當我沒有想過多,只是為了團隊盡自身的全力時,卻能拿到不錯的成績。當然啦,我的案例有太多的變因存在,可能不是那麼好的舉例,但如此「不為自己,只為他人」的使命感,便是作者認為的一大關鍵之一。

結論

我認為本書有別於其他教學書的地方在於,本書十分強調「休息」,這與我閱讀此書前的期待完全不同——我原本以為本書會著重於「工作術」,或至少讓工作方法與休息方法五五分。但本書從一開頭便強調了休息的重要性,從第一部分一路說到第三部分的開頭,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仔細看可以發現,書中的三大部分:阻力、休息、目標,正好對應了 Simon Sinek 的「黃金圈」,分別是:做什麼、怎麼做、為什麼。一切都要由目標驅動(對應了「為什麼」),「尋找恰到好處的阻力、進行適當的休息所構成的成功方程式」便是「怎麼做」,最後各篇章所提供的方法,則呼應「做什麼」環節。

在匆忙的現實中,我們時常做某件事情只是因為我們「要」做,我們並不明瞭自己要這麼做的「原因」是什麼,若我們不曉得其中的「為什麼」,又要如何更好地把事情完成呢?

知道「為什麼」,知道目標,再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努力、休息,才是邁向成功的方式。

重點整理連結:請點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