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知名的 DJ 兼 Producer : Porter Robinson 所舉辦的線上音樂節於台灣 04/25 早上 03:00 開始至當日下午 13:30 ,共 10.5 個小時。此音樂找來十六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創作者、樂團,包括小有名氣的英國三人樂團 Kero Kero Bonito 、來自日本的 End of the World ( SEKAI NO OWARI )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每位聽眾可以使用電腦或 VR 設備,進入互動式大廳世界各地的聽眾狂歡、聆聽音樂。
歷史愈悠久的國家,小偷愈多?
大家好,歡迎來到久違的「小研究」 a.k.a. 「我很好奇」系列!如標題所言,本文要探討的便是犯罪中的竊盜。這個構想是怎麼來的呢?很簡單,一切始於我與一位大學朋友的聊天談話,我們簡單地從台灣的治安問題,聊到了國外的治安問題。我們聊到了「扒手」,也就是小偷、竊賊這類人。他提到多年前去往美國度假時,導遊說道:「歷史愈悠久的國家,小偷愈多」。這句話確實與我們印象中的歐洲相符,小偷、扒手處處有,甚至還有相關的笑話、電影來調侃。不經讓我好奇,這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?會不會一切都是刻板印象呢?
今天,我會帶著大家看看歷年來的數據統計,來一探真相!
《一千零一個點子之後: Netflix 創始的秘密》閱讀心得
坦白說,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回憶錄、人物傳記的好——可以從中學習他人面對事情的思考方式、採取的行動,而這類書籍更能講述媒體不會輕易告訴大家的事情:失敗。瞭解到這類型書籍的好處後,我不再只觀看講述「學習方法」的書。因此,最近會有很多回憶錄、人物傳記的閱讀心得出現在部落格上。若有任何想法、建議(不只寫作,推薦書籍給我也可以!),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給我。
我一直都天真地以為 Netflix 是近幾年興起的公司,他們因為做著電影、電視劇的網路串流平台而紅。是這樣嗎?並非如此,其實 Netflix 早在 1998 年便成立,那時以「 DVD 租賃服務」為唯一業務,藉由郵局進行 DVD 寄送。隔年, Netflix 團隊在反覆地測試下,「訂閱制」成為他們的商業模式,緊接著便打開了他們不斷獲利的大門⋯⋯。而這一切的一切,都有一位很重要的人在背後—— Marc Randolph ,沒有了他,就不會有 Netflix 出現。本書為他的親筆自傳,告訴我們他從 1998 年起草 Netflix 到 2002 年離開 Netflix 這四年間的重要故事。而小弟我會整理三個我認為重要的段落,於此文中告訴大家。
02/01/21 微軟換桌職涯分享會|重點整理
我參加的是二月一日的換桌分享會議,微軟席開八桌,請來了八位「微軟歷屆實習生」擔任每桌的講者,各桌都有不同的主題,相對應的講者會坐在中間位置,回答我們的問題、傳授他們的經驗。每個人能選擇的桌次有二,我選的是第八桌的蔡宗芩學姊與第五桌的王依庭學姊。選擇原因無他——我在職涯發展上實在太迷茫了!我知道我要做、想做哪些事情,但這些事情都分得很遠,如:投資、編輯(撰文)、行銷。我完全不知道要先嘗試哪一個,也擔心一個一個嘗試下來,只是困獸之鬥。大三已經過了一半,我有如熱鍋上的螞蟻,急需答案、方法,我需要有經驗的人開開我的眼界,讓我釐清心之所向,或知曉還有什麼其他選擇。
以下內容,就是我整場活動所做的筆記,希望能幫助有相同問題、疑惑的人。
《先問,為什麼?》閱讀心得
「為什麼」這三個字簡潔有力,它不單單是表達疑惑的問句,更顯現了每個人的心之所向。試問自己,每一次行動、做出決策時,是否伴隨著明確的為什麼呢?能否講出內心真正的原因呢?多數人都可以講出自己在做什麼,要怎麼做才能達成目標,可怎麼做、做什麼只是實踐「為什麼」的有形途徑罷了。「為什麼」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它代表了我們的動機、價值觀、想法,而人認同其他人的關鍵便在於此。細想自己結交朋友時,最終是不是選擇了相近價值觀的人呢?平常與他人聊天時,並不會因為聽到對方「做了什麼」或「怎麼做的」而有所情緒,我們會產生情緒,反而是在「自己認為對方『為什麼』要做這樣的事情」或聽到「對方要做出這樣事情的原因」後,才產生對應的反應;反之,與我們交談的人亦如是。因此,瞭解自己的「為什麼」並明確表達出來,便成為當務之急——這正是本書作者 Simon Sinek 想傳達給我們的訊息。表達自己的為什麼,不只能使他人快速瞭解你,更能感召有相同「為什麼」的人,進而增加自己的影響力。
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》閱讀心得
每個人都有同樣的二十四小時,要如何利用這些時間更快、更好地達成目標,成為了諸羅大眾的首要問題。相信大家不管是有意識地去尋找,還是在忙碌途中恰巧發現,各位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「專注模式」。在進入專注模式前,我們可能會有一些個人專屬的儀式(如:冥想、咬指甲、深呼吸、看課外書、聽音樂⋯⋯等),一旦進入專注模式,我們便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任務上,直至任務完成,或告一段落。可人們並非機器人,肉體生理的限制使我們更趨近於彈簧,是會疲乏的——我們總會認真到過於勞累、沒有幹勁,什麼都不想做。可惜的是,某些時候(如:段考前一週、段考週,或截止日前的衝刺)很多事情非做不可、一定得做,那這樣該怎麼辦呢?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》收集了**持續成功**人士所共有的行為、習慣,整理成三個部分,分別是阻力、休息、目標,提供我們作為參考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想介紹書中一些我認為的重點,及不錯的實作方法,供大家參考。同樣地,本文結尾會放置重點整理,有需要的人歡迎參考。
《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想、那樣做?》閱讀心得
自從之前閱讀過《快思慢想》後,更加深了我對大腦的興趣。人類之所以比其他動物厲害,是因為我們可以思考,我們是有意識的——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免於無意識的影響。看到一台車高速朝自己的方向衝過來,任誰都會想躲避,或者是當我們積極的學習、工作時,反而會與先前結交的玩樂性質朋友拉開距離,到底是為什麼?又為什麼人類會有鑽法律漏洞、制度漏洞的行為存在?在這本書中,作者 John Bargh 博士將探討以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時間順序,探討「無意識」這一「不受我們控制」的領域,將如何改變、引導我們的行為。而我將會挑選一些我認為有趣的實驗,及有趣的法則、觀點,彙整於此文之中。另外,我有整理一份本書的重點整理,放於文章尾端,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自行下載、瀏覽。
《思考的藝術》閱讀心得
這本書列在我的書單中已經有好一陣子了,大概是半年吧。這本書主要在講述作者認為的五十二個普遍人常常陷入的思考錯誤,及避免陷入的方法。編排方式不枯燥、乏味,每一個思考錯誤也只用了三頁來解釋,算是淺顯易懂了。不過此書有幾個思考錯誤與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的「人類誤判心理學」相呼應,讓我在看的同時不由得佩服查理.蒙格的智慧。
在這篇閱讀心得中,我將為大家帶來三個我認為很重要的「思考錯誤」,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。
《快思慢想》閱讀心得
最先知道這本書是在兩年前(我大學一年級),從我哥房間書櫃挖出來的。當初被封面一支鉛筆、背景為乳白的極簡設計所吸引,同一時間我對於「思考」這一主題又是有興趣的,因此,我決定要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把這本書看完。殊不知,有這樣的心,卻沒有對應的能力,我才看不到三分之一,便覺得乏味、沒有動力繼續閱讀。
直至近期,開始接觸經濟、股票、道德⋯⋯等多種不同範圍的主題,看到很多前輩很推一本書叫做《快思慢想》——也就是兩年前我無法看完的那一本書。這再次激起了我的好奇,究竟是怎麼樣的書能夠如此吸引人?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aniel Kahnemen 究竟寫了些什麼?難道後三分之二的內容才是精華所在?
在多個疑問的驅使之下,我毅然決然地決定再次挑戰這本書,我想知道在經歷《原子習慣》等書的洗禮後(這本書我是在今年 2020 二月底看完,預計這個月會再讀一次,會再寫一篇閱讀心得,講述第一次閱後所產生的改變,以及第二次重閱後所產生的改變),到底能不能使我攻克《快思慢想》呢?回想起當時看這本書的記憶,只想起這本書充滿著很多令我頭昏眼花的專有名詞,以及十足的慢節奏,著實使當時的我吃不消而已。至於書中所倡導、公開的研究,我已忘了大半。所以,我決定再次挑戰它。